水产养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将水体中的溶氧问题解决好。那么在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是: 1、光合作用:水体中的藻类及水生植物在晴好的天气里,光合作用强烈,可产生大量氧气溶解于水中。这些溶解氧可均匀分布在水体中,底部不容易缺氧。 2、空气扩散:当水体溶解氧饱和度不足时,空气中氧会通过扩散作用溶于表层水中。夜里、阴天等时段,这种情况就会出现,但主要解决的是“表层水”的溶解氧不足问题。 3、人工增氧:主要为开启增氧机、换水和撒增氧剂等方式。 开增氧机可以打破池塘水体分层问题。后两种方法实际上都是救急用的方法,当然,在水产养殖中后期,采用这些方法,更有助于提高产量。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问题 实际上,养殖水体中溶解氧问题无外溶解氧不足和溶解氧过高。 溶氧不足 1、自然状况 温度问题不容忽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也会增加。 天气因素影响很大。天气阴雨、或气压低,无风等情况下,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失衡,导致水体缺氧。 2、饲养管理 养殖密度: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改底调水: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不足,底部问题逐渐累积,生物及化学耗氧量都会增大。 增氧管理:加水、开增氧机、直接用增氧剂等。相对来说,都是预防水体缺氧的方法。没有适时采取这些措施,无法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是活的,也就会造成缺氧。 3、水质变化 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藻类要达到生长平衡才行,否则水体就易缺氧。所以,水中的“藻相”平衡,是保持水质的关键因素。 有机物的分解: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如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塘中溶氧量下降。 溶氧过高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中缺氧对水生动物的产量和健康影响大。但也并不是水中的溶氧越高越好,溶氧过高有时同样会危害到养殖动物。 最常见的就是气泡病,这是典型的因水中的溶氧过高(当然别的气体在水中过高时,也会出现气泡病)而影响到水生动物的例子。 以鱼为例,轻的只是氧气进入鱼的鳍条,引起鳍条出现气泡;但更多的是鱼将气泡吞下之后,在肠道内形成气泡,这种情况对于苗的危害较大。 养殖水体中的氧消耗 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 生物耗氧指水体中鱼虾蟹类、浮游动物等动物呼吸,及夜间无光时,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化学耗氧指水体中有机质等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的耗氧,而往往水体中化学耗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耗氧量的72%。 大量研究表明,池塘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池塘中水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气,俗称“水呼吸”。这部分耗氧占溶氧总收入的70%左右;晴天由于过饱和的氧气向空气中溢出的数量仅占到10%左右;养殖对象的耗氧并不高,仅仅占一昼夜耗氧的15%-20%左右。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问题的解决 清楚了溶解氧消耗的机制,降低溶解氧措施也就不难了。关键是实施的方法是否有效。 当池塘出现缺氧时,人们常常会认为是养殖对象的贮存量过大所导致,实际上往往是由于有机物质的大量耗氧和水质恶化所引起的。大量的有机质贮存于池塘底部,极易形成“温跃层(隔离层)”,底层的有益微生物由于氧气缺乏,繁殖数量下降,导致了底质恶化。 因此,主要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建立良好的“菌相”、“藻相”平衡,稳定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均匀度; 调整投喂策略,减少饲料残饵量。既节约了饲料,又降低了养殖水体“养分”负担。 定期补充高效的有益菌,快速处理水体中残饵、粪污,避免化学耗氧物质过多产生。 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关系水产动物的生存与繁殖,当溶解氧含量低于2.0毫克/升时,水生生物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生化过程,如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氧化还原电位下降等。尤其是底层极度缺氧时,厌氧腐败菌大量滋生,沉积物变黑,放出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可以考虑的措施是: 开启增氧机,打破“跃温层”,使上下水层得到交换; 养殖前期,调水培藻,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养殖后期,则需要“化学改底 + 微生物分解”措施; 换水,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水质变化强烈时,换水就显得太慢了。 一般养殖池塘要求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应保持3.5毫克/升以上。 一般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动物生长正常,原则上要求溶解氧越高越好。随着水体中溶解氧的提高,养殖动物摄食量加大、生长速率提高。 若溶氧低轻则使生长变慢,易发疾病,重则浮头死亡;而溶氧过高又会引起气泡病。所以,要保持养殖水体维持“溶解氧”的平衡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连接:http://www.shuizhijiance.com/newss-17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