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进行水产养殖时,在鱼类生长旺季,投饵量、排池物和残饵增多,有机物经氧化分解所产生的含氮物质也随之增多。 氨氮过高会导致养殖鱼虾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摄食减少、生长缓慢、易发生疾病。本文就水产养殖中氨氮的形成、危害以及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中氨氮的预防和控制进行详细分析。 氨由鱼虾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对水产动物是剧毒。养殖池中密度越大、氨的浓度就越高,对鱼类的影响就越大,就其对鱼类毒性而言,鱼类是否会氨中毒,取决于鱼体内氨的水平(含量)。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来源 1、呼吸: 鱼虾蟹的含氮代谢物主要以氨的形式从鳃排出。鱼类依靠浓度梯度的被动扩散方式将氨排出,当水体氨浓度高于鱼体时,氨将无法排出,造成血液氨含量增高,超过1%时,容易引起中毒。 2、尿液: 鱼的尿液中含有氨。 3、有机物分解: 鱼的粪便、残饵、死鱼等有机物被异营菌分解后,其代谢产物为氨。 4、排泄: 鱼类食用的饲料在体内分解,一部分饲料蛋白作为能源产生氨,通过呼吸排出。 5、沉积物: 鱼虾的粪便、饲料、死亡藻类等各类沉积物在池底分解产生氨。传统养殖池塘、土塘容易产生大量氨。 6、水体缺氧: 水体溶解氧不足时,各种有机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一方面抑制好氧细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阻碍硝化反应进行,使氨氮、亚硝酸盐不断积累。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蜕壳不遂,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蟹均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氨氮通过增加鳃丝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疾病的易感性。常见会导致河蟹烂鳃、黑鳃病,降低生长速度,导致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表现为水生生物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鱼虾在不同氨浓度下耐受性会有所差异,具体见下表: 1、氨浓度在0.01~0.02ppm(克/立方米): 氨会干预鱼类渗透调节系统,破坏鱼鳃的粘膜层,血红素携氧能力降低。此时鱼虾常在水面喘气,鳃转为紫色或暗红,出现食欲不振等表现。短时间对鱼类危害不是很大,但长时间会抑制生长,造成慢性中毒甚至死亡。 2、氨浓度在0.02-0.05ppm: 氨和其它治病菌起迭加作用,加重病情并加速死亡。 3、氨浓度在0.05-0.2ppm: 在此浓度下会直接破坏鱼类皮肤和肠道粘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同时伤害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 4、氨浓度在0.2-0.5ppm: 易发生氨急性中毒,使鱼虾体表黏液增多、充血,鳃部及鳍部出血明显,鱼在水体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嘴挣扎。 氨氮中毒机理 氨氮中毒实为非离子态氨的中毒。氨毒素通过鱼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把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白,使其丧失输氧能力,出现组织缺氧,窒息而死。 水中非离子态氨增加时,直接抑制鱼体新陈代谢所产生氨的排出。氨则在血液中积蓄起来。外界水中的氨因不带电荷,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容易透过细胞膜,从鳃丝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里面。这样一来,外来氨和自身体内的氨联合起来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蛋白。至此,血液中红血球则随之失去了与氧结合的能力。病鱼血液缺氧以后,鳃丝颜色发乌变紫,呈巧克力色样。同时,体表粘液分泌增多,皮肤充血,尤其鳃和鳍基出血明显,甚至呈现血斑。 病鱼因红血球不能与氧结合,机体生病活动表现缺氧无源。故机能失调、食欲下降、抗力下降等。轻者生长缓慢,摄食与活动异常,易感各种疾病,重者死亡。 在水产养殖中,氨很少积累到致死浓度。虽然较高浓度氨的不会致死,但其会造成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换率差,抗病能力下降等,影响养殖效果。 氨氮控制氨含量措施 传统的水产养殖中,对氨氮的控制主要采取换水、PH控制、种水草、构建硝化系统、降低投饵率、曝气增氧、培藻调水、药物降解等方法,将氨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范围。 1、换水 换水、加水降低氨浓度。这是短期快速降氨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PH控制 将池水PH调整到<7的弱酸性状态,使有毒氨转化成无毒铵。此法和换水法类似,可做短期快速降氨方法,但PH控制稳定性难度大,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3、种植水草(鱼菜共生模式) 种植水草(鱼菜共生模式)能以吸收铵的方式间接消耗氨,铵也可以作为一种氮肥成为水草的养分。在一定PH以及温度下,水中的氨和铵会有一定比率的转化关系,铵减少时,部分氨就会自动转化为铵,氨也就减少了。水草对铵的吸收可以降低氨浓度,是控制氨的方法之一。 4、建立硝化系统 培养大量的硝化细菌直接分解氨氮,将其转化为硝酸盐,氨的浓度就能长期稳定在非常低的安全范围内。氨通过硝化作用转化成两种主要类型的细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通过两步有效地氧化氨。第一步是将氨转化为亚硝酸(NO2-),再转化为硝酸(NO3-)。从根本上讲,硝化是氮复合氧化的过程(氮原子失去电子并有效地转移到氧原子上)。 5、降低投饵率 过剩的饲料和鱼类排泄是氨积累的主要罪魁祸首。养殖高峰期投饵量大,水体指标容易超标,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控制合理投饵量。 6、曝气增氧 曝气在降低氨浓度作用上是无效的,因为其曝气面积通常较小,只能起到增加溶解氧含量的功能,但其可以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 7、培藻调水 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根据水质情况,使用带乳酸菌、有机酸等产品,培养新鲜藻类,促进藻类对氨氮等有毒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质及氨氮的总量。 8、药物降解 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高锰酸钾、过氧化钙、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生石灰、漂白粉等降低氨态氮。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控制氨氮方法 以上是传统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到的控制水体氨氮含量的措施。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由于池水需要循环使用,水体不断流动净化,使用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水中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亚硝化细菌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如果进行彻底脱氮处理,可利用反硝化细菌进行处理。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培养硝化细菌可直接分解氨氮,通过专用的水产养殖水处理设备去除水中蛋白质、溶解酶、固体悬浮物、水中铁锰离子等,使用紫外线杀灭水中治病菌和病毒,达到去除(控制)氨氮、蛋白含量的作用。
本文连接:http://www.shuizhijiance.com/newss-1673.html
|